科技與生活科課程以「衣」和「食」兩方面,即「食品科學與科技學習範疇」和「服裝、成衣與紡織學習範疇」作為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為能力及性向不同的學生提供多種途徑,切合他們不同階段的需要,發展個人興趣。學生在課程中學習的知識、概念和技巧,一方面有助他們日後追求優質生活,另一方面 亦為他們升學或就業作好準備。

 

課程宗旨

  1. 培養對社會及家庭福祉的正面價值觀及積極態度
  2. 成為負責任的公民及深思熟慮的消費者,提升個人、家庭及社會的生活質素
  3. 在為自己、家庭、社區以至整體社會運用自然及社會經濟資源時,表現出良好的管理和組織能力
  4. 應用食品科學與科技學習範疇的知識,分析影響個人、家庭、社會及優質生活的種種因素
  5. 獨立地運用適當的技巧和程序,設計不同策略,解決在科技方面,尤其是圍繞在食品的繁複問題
  6. 審慎地評鑑社會、文化、經濟、科學及科技發展對個人、家庭以至整體社會優質生活的影響
  7. 在與食物相關的領域中,繼續進修和終身學習

 

校本課程結構與組織

初中分別以食物和營養及家居與家庭為主,並加入科技教育元素,幫助學生發展科技觸角,及科技使用的知識。

高中科技與生活科課程包括以下兩個學習範疇,供學生選擇:

  1. 食品科學與科技
  2. 必須修讀的「家庭部分」

 

高中科技與生活科課程架構:

 

高中科技與生活科課程架構-食品科學與科技學習範疇

必修部分(佔總學習時間六成) 選修部分(佔總學習時間四成)
家庭部分 飲食文化
營養、飲食與健康的關注 食品科學與科技的延伸學習
食品製作科技
消費者選擇食品的行為及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