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多樣性」數字媒體藝術展 (2025年4月20日)
本校與姊妹學校——廣州市南沙區啓慧學校攜手合作,參與由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市南沙區啓慧學校及廣州圖書館共同主辦的「看見•多樣性」數字媒體藝術展。是次展覽融合藝術與科技,呈現自閉症學生的創作成果,讓社會看見他們獨特的視角與無限潛能。
本校作為協辦單位,精心挑選了學生作品參展,展現他們的創意與多元觀點。這些作品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我誠摯邀請各位家長、同學及社會各界人士前往廣州圖書館參觀,支持學生,感受多樣性的美麗,並攜手共建一個更包容、更具理解的社會。
展覽已於4月20日正式開幕,詳情如下:
展覽日期:2025年4月20日至5月12日
展覽地點:廣州圖書館(位於花城廣場附近)
讓我們一同欣賞每一份獨特,擁抱每一種可能。
媒體報導:
中國日報網
https://gd.chinadaily.com.cn/a/202504/21/WS6805b1efa310e29a7c4aa4f5.html
南方都巿報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04201072089.html
廣州日報
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5/04/21/SF137123515e141218391446cb8a1fdd.html?channel=weixin



新年快樂 (2025年1月29日)
踏入蛇年,祝願大家笑口常開,身體健康,學業進步,蛇年大吉大利!
感謝德和慈善基金捐贈蘿蔔糕與奶黃年糕,糕點不單止好味道,而且意義非凡!這些賀年糕點由「嚐融Hub」的廚師親手製作,這家位於上水的小食店正是德和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推動的共融計劃的一部分。目前,本校幾位畢業生正在「嚐融Hub」工作。
生涯規劃教育是全人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學校一直致力培養學生認識自我、作個人規劃、訂立目標及反思和修訂的能力,讓學生獲得所需知識、技能和態度,再配合他們的興趣、能力和方向,發揮個人潛能,為終身學習做好準備。
感謝德和慈善基金等有心人及機構提供工作機會,讓畢業生可以一展所長,共同努力實現共融社會的目標。



中秋快樂 (2024年9月17日)
感謝煤氣公司和JACOMAX的慷慨捐贈,祝願全體教職員、學生和家長,中秋快樂,圓滿幸福!




訂立目標,持續進步 (2024年9月2日)
新學年開始,希望每位同學都在這個新起點,為自己訂立今年目標,繼續鞏固和發展自己的品格強項,持續進步。
在這一年中,祝福你們獲得豐碩成果,好好享受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共同營造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校園。




祝福與展望 (2023年12月31日)
回顧2023年,我們攜手實踐正向教育,培養學生靈性與超越,強調公義價值。
感謝每位教職員的奉獻,共同克服挑戰,取得成就。
衷心祝福每位學生成長成功,期待見證你們在學業、個人發展與社會參與的精彩表現。
願新年為每一位帶來健康、快樂和成功,繼續成為有愛心、智慧和責任感的世界公民。




踏上復常路 (2022年12月24日)
這三年過得一點也不容易,病毒為我們帶來不少挑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和習慣,然而,大家都積極面對,逆境同行。
早前,黎嘉欣和蘇加軒聯同其他17間特殊學校的同學,一起發揮藝術才華,創作拼圖年曆,為新一年添上繽紛色彩和盼望。
我們正踏上復常的路,聖誕將至,2023年即將來臨。在此,祝願各位聖誕快樂!新年進步!身心健康!。




《倍郁集》(2022年12月10日)
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凱涵自小對文字產生興趣,對文學作品和詩詞更是著迷。他不滿足於欣賞,更嘗試創作。
他透過對生活的觀察,運用聯想和創意,創作出一首首的詩詞,抒發對生活和人生的反思。
一次平常的交談,他說,願望是把作品結集成書,讓更多人能讀到自己的作品。我想,
為他出版作品集,不單是對他的鼓勵,更能讓更多人能欣賞到他的堅毅和對生命的熱愛。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幾位老師的同心協力,為新書設計封面和審訂,讓凱涵夢想成真,
出版到自己的詩詞集。
《倍郁集》電子版:
https://online.fliphtml5.com/duemd/qgjh/



感謝各界捐贈防疫物資 (2022年4月18日)
疫情肆虐,衷心感謝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對本校學生、家長和教職員的支持和關愛,鼎力相助,慷慨捐贈防疫物資,包括:快速檢測包、口罩、保護衣、空氣淨化機和消毒用品等,協助學校解決燃眉之急,讓學生、家長和教職員能夠在安全環境下繼續學習、生活和工作。
鳴謝名單 (排名依筆劃序):
大埔社區連線
古天樂慈善基金
“同心同行一路有我”愛心車隊
李先生
招商局慈善基金會
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
香港星光獅子會
威信集團
香港耀能協會
教育局
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獅子會姊妹學校計劃委員會
甄想記(明記)椰子香料有限公司
霍啟剛先生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名單更新至4月9日)



新三年計劃 (2021年9月20日)
感恩,每天能看見同學們充滿笑容地踏進校園,放學時又帶著笑容回家。
感恩,學校有一支專業團隊,在教育、復康、護理和住宿各方面,彼此緊密合作,共同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務。
按上學年學校的自評結果,我們訂立了新一個三年發展周期的關注事項:
-
持續發展專業學習社群,提升教職員照顧學習多樣性的能量。
-
發展正向教育,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抗逆力。
-
優化校園環境,創造多元學習空間。
我們期望,在新一個發展周期,繼續承傳同儕分享及持續發展的專業文化,以貫通式專業團隊,更進一步照顧學習多樣性,發展學生潛能;透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協助學生發掘自己的性格強項,從而提升自信心和抗逆能力,積極面對未來的挑戰;優化校園環境,增添STEAM和環保設施,讓學生能從生活中學習。
佳節到,容我送上祝福,祝願大家幸福美滿,中秋節快樂!



不一樣的聖誕 (2020年12 月19日)
現時疫情嚴峻,學校需要暫停面授課堂,大家要儘量留在家中,減少外出。
縱使疫情反覆,我們要與人保持社交距離,但我們的「送愛行動」也沒有因此暫停。同學與教職員仍然用心策劃探訪安排和預備禮物,透過互聯網和錄像,向老人家、小朋友和社區人士送上歡笑和祝福。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表演魔術。十分欣賞同學和教職員的心思和才藝!
聖誔將至,大家都十分期待一年一度的聖誔聯歡會。面對疫情,今年的聖誔聯歡會也要改以視像形式進行,同學與教職員仍然預備了多個精彩的表演,讓我們一起在網上共渡佳節。
2020年,我們過著不一樣的生活,但千萬不要忘記,我們身邊還是會有一些「小確幸」,時刻為我們加添一點溫暖。
在此,祝各位聖誔快樂!新年進步!




不一樣的學年 (2020年9月4日)
疫症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模式,感謝每位教職員在這段抗疫期間仍然堅守崗位,為同學的學習、治療、宿舍生活和防疫工作等,各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例如:安排為全校舍和校車每3 個月噴灑一次防疫塗層、服務員每天消毒校舍、不同職員四出搜羅防疫物資等。此外,我亦感謝不同機構的捐贈,在過去大半年時刻關心同學、家長和學校的需要,讓我們不缺防疫物資。

疫情嚴峻下,同學們未能回校上課,運用資訊科技學習更形重要。老師和治療師會繼續運用不同形式授課和做治療,例如:製作短片和進行實時課堂等,幫助同學在未能回校上課的日子,也可以繼續在家中學習和做治療。老師和治療師們日以繼夜地備課、組織及編寫教材,又錄製短片,我期望,同學們能珍惜老師和治療師的用心,努力學好每一課。
今個學年,我們的送愛行動仍會繼續,但形式上會稍作改變。我們會運用資訊科技讓他人感受到我們的關懷,同學們仍能繼續學習服務他人,關心社區。
學習之餘,同學們也要繼續在家完成治療功課,發展個人興趣,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身心健康。
疫情反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需要面對重重阻礙,但只要我們互相扶持,一起積極面對,我相信,我們終能走出困局。期望疫情能快點過去,同學們能早日回校上課,與教職員一起享受愉快的校園生活。

EFS40 (2019年12月23日)
「作育英才四十載,薪火相傳顯異彩。」這兩句是今年校內標語創作比賽的得獎作品,由謝智敏
同學創作,正好說明了田綺玲學校這四十年的成果。
田綺玲學校於1979年成立,今年是創校四十周年。早陣子,我們動員了全校教職員和學生,一起
合作拼砌出「EFS40」圖案,為表達一個訊息:我們全校齊心,每一個人都不可或缺。

學校能穩步發展至今,實有賴前任校長及所有教職員的付出和努力。
在剛過去的聖誕聯歡會,校監、校董和師生們一同慶祝聖誕和校慶,在歡樂的氣氛下回顧學校歷
史與變遷,充滿愉快的回憶。
四十年,不是一個短時間,我有幸能夠參與其中,盼能與全體教職員,繼續為學生提供一個點亮
生命的地方,發展學生潛能,促進全人發展,使每位學生都能成為良好公民,貢獻社會。
大家好 (2019年9月19日)
大家好,很高興能加入田綺玲學校這個大家庭!
我一直相信,學習從來都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關愛他人更是心靈快樂的泉源。
與不同老師和治療師的傾談和會議中,知道他們已計劃了不同活動,讓同學能從探究
中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提升探究問題的能力。
一如既往,今年學校仍會有「一人一職」和「送愛行動」等活動,讓同學從服務中學
習關愛别人,助人自助,提升責任感和自信心。
感謝各位教職員用心籌備各項計劃,期望同學能積極參與,享受當中的樂趣,並能留
下愉快美好的回憶,有一個豐盛的學年。

